
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干货分享 | 深入解析:论文理论框架的奥秘
时间:2024-06-28 09:45:42
北京大学汪琼老师在谈及论文写作时强调:阐述论文论点时,必须依托一个理论框架,但这并非简单地对相关理论进行一二三四的罗列。她进一步指出,理论与观点之间的核心差异在于其系统性。
01 理论框架的深度解析
理论框架与支撑理论有何异同?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见解:
A:是否将几个理论融合以阐述一个主题?
B:我认为,阐述主题并非仅仅拼凑理论,更重要的是明确你的主题究竟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以及解决过程中会运用到哪些理论和方法等。自然而然地,你就能引出所需的理论。若仅仅为了“理论基础”而机械地罗列理论,便可能显得药不对症。
C:许多学生误以为在论文或研究计划书中单独介绍某个理论便构成了理论框架,实则不然。任何理论框架的应用,关键在于运用该理论背后的推断逻辑(理论,即是对两个或多个现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的陈述)。因此,需要将理论涉及的主要方面置于你自己的研究情境下进行具体化应用,这包括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D:撰写论文需持之有据,而不同的理论其前提假设可能并不相同。写论文就是要在同一前提假设下,将多个理论相互结合,以共同说明同一问题。而这些理论所构成的框架、结构,即为理论框架。
E:不同的理论拥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其写法也各不相同。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纵向分析,即沿着时间的脉络,将理论的缘起、发展、成熟及展望进行归类整理;横向分析,即对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整理;从大到小,即从研究对象理论的外延到内涵,层层剖析至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一般而言,我们常用的理论框架是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的结合。而从大到小的方法则更多地应用于理论综述阶段。
F:理论框架的定义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对研究中各概念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该理论即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
02 对理论框架的基本认识
理论框架具有系统性,这意味着这些理论与研究问题是紧密相关的。通过研究问题,将这些理论结合在一起,以支持你的研究。因此,理论框架并非理论的简单罗列。
理论框架是为研究问题服务的。因此,所选择的理论必须是根据研究问题所涉及的理论。涉及到了什么就写什么,涉及到了理论的某一部分就写那一部分。后续的研究则需要根据理论框架进行具体化分析,因为你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理论基础,你的研究就难以成立。
遗漏之处,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