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揭秘下馆子后狂喝水真相!

时间:2025-05-07 15:31:14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下馆子吃完一顿丰盛的大餐后,总感觉口渴难耐,随后便会大量饮水。而此时,味精常常被大家视为“罪魁祸首”,认为是它导致了这种强烈的口渴感。然而,真相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味精表示:“这锅我不背!”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味精的主要成分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增鲜剂,在许多菜肴的制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我们在烹饪中加入适量的味精时,它能够提升食物的鲜味,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从本质上来说,味精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量范围内,对人体健康并无明显危害。

为什么人们会在下馆子后出现狂喝水的情况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菜肴的烹饪方式和搭配。很多餐馆为了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往往会采用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这些方式会使食物中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人体的水分。而且,一些重口味的菜肴,如麻辣、咸香等口味,会刺激人的味觉神经,促使口腔和胃肠道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当这些消化液分泌增加时,人体会感到口渴,从而需要补充水分。

下馆子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多种菜品,而这些菜品的组合可能会导致人体摄入的盐分和油脂超标。高盐饮食会使人体的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内的水分向外渗透,从而使人感到口渴。而过多的油脂摄入则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促使身体消耗更多的水分来帮助消化。例如,一些川菜馆的招牌菜,往往又麻又辣且油分较大,吃多了就容易出现口渴的情况。

除了烹饪方式和菜品搭配的因素外,用餐环境和饮食习惯也可能对口渴感产生影响。在餐馆用餐时,人们往往会处于一个相对较热的环境中,空调温度可能不够低或者通风不畅,这都会加速人体水分的蒸发。而且,很多人在吃饭时喜欢边吃边聊天,这样也会加快呼吸频率,导致水分流失加快。另外,一些人在吃饭时可能会忽略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而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它们可以帮助人体补充水分和促进消化。如果缺乏这些食物的摄入,也可能会加重口渴的感觉。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酒水饮料的饮用。在餐馆用餐时,很多人会点一些酒水饮料来助兴。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人体水分的排出,从而导致口渴。而一些碳酸饮料和果汁中含有较高的糖分,这些糖分进入人体后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来进行代谢,也会使人感到口渴。

下馆子后狂喝水的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味精并非是主要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口渴的问题归咎于味精。在选择餐馆就餐时,我们应该注意合理搭配菜品,尽量选择清淡、健康的烹饪方式,适量摄入盐分和油脂。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此外,良好的用餐环境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减少口渴感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