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医药双突破:癌症疫苗近90%疗效,赛诺菲16亿布局呼吸道

时间:2025-07-23 09:33:27

近日,全球医药行业迎来两项突破性进展:一款癌症疫苗组合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近90%的疾病控制率,而跨国药企赛诺菲则以16亿美元重金押注呼吸道疾病领域。这两项动态不仅反映了医药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揭示了未来疾病防治的战略方向。

癌症疫苗组合疗法:免疫系统的"精准导航"

最新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一种新型癌症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后,疾病控制率接近90%。这一数据相当于在1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9人的肿瘤生长得到显著抑制甚至缩小。该疗法通过疫苗"标记"癌细胞特异性抗原,再借助免疫药物解除T细胞抑制,形成双重攻击机制——就像为免疫系统安装了癌细胞识别软件,同时解锁了其攻击权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组合策略对传统疗法耐药的肿瘤类型同样有效,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目前研究团队正进一步优化抗原选择算法,预计2026年启动更大规模的III期试验。

赛诺菲的呼吸道版图扩张:16亿美元的"技术捕手"

就在昨日(2025年7月22日),赛诺菲宣布以总价16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技术公司Vicebio,其中11.5亿美元为前期付款,剩余4.5亿美元将根据研发里程碑支付。这笔交易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得了两项关键技术:一是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的联合疫苗管线,二是名为"分子钳"的疫苗稳定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形象理解为给病毒抗原"穿定型衣",使其在疫苗制备过程中保持最佳免疫原性形态。

呼吸道疾病领域正成为药企竞逐的热点赛道。据流行病学监测,全球约34.8%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病原体引起,而现有疫苗覆盖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赛诺菲此次收购明显是针对这块潜力市场的前瞻性布局——通过联合疫苗实现"一针多防",既提升接种便利性,又降低公共卫生系统的免疫管理成本。行业分析师指出,这项交易将直接强化赛诺菲在RSV疫苗商业化竞赛中的优势,该市场预计在2030年突破百亿美元规模。

技术协同的想象空间

值得玩味的是,这两项突破在技术层面存在潜在交集。癌症疫苗中应用的抗原设计经验,可能加速呼吸道疫苗的研发进程;而Vicebio的分子钳技术,理论上也能改善肿瘤抗原的递送效率。这种跨适应症的技术迁移,正成为现代医药研发的典型特征——就像智能手机厂商将相机技术移植到平板电脑,医疗创新也进入模块化组合时代。

公共卫生的连锁反应

高疗效癌症疫苗的出现,将重新定义肿瘤治疗的成本效益比。按当前数据推算,每避免1例肿瘤进展,可节省约8.3万美元的后续治疗费用。而呼吸道联合疫苗的普及,则可能改变季节性感染的就诊模式——根据疾控模型预测,若接种率达到60%,冬季急诊量可下降18%-22%。这些进展共同指向医疗体系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范式转移。

随着个体化医疗和预防医学的深度融合,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价值链条的重构。从实验室到临床,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协同,今天的每一个技术决策,都可能成为明天拯救千万生命的基石。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创新马拉松中,数据是最好的里程牌——无论是90%的疾病控制率,还是16亿美元的战略投入,都只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