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疤痕修复的关键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时间:2025-08-05 15:17:13
在皮肤创伤修复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涂抹瘢痕膏上,却忽略了真正决定疤痕形态的关键因素——皮肤张力。事实上,减张治疗才是预防疤痕增生的核心手段,其重要性远超瘢痕膏的局部修饰作用。这背后的科学原理,要从人体伤口愈合的力学平衡说起。
皮肤张力的隐形战争
当皮肤受到创伤后,新生的肉芽组织就像刚破土的幼苗,而周围成熟的皮肤则如同坚硬的土壤。伤口两侧的成熟皮肤因弹性纤维的收缩产生持续拉力,这种力量可达正常皮肤的20倍以上。就像拉链被暴力撕开时布料的回缩,张力会使伤口边缘逐渐分离,迫使新生组织不得不通过过度分泌胶原蛋白来"加固"自身,最终形成宽大凸起的疤痕。减张产品(如减张贴或减张器)通过物理性牵拉伤口两侧,相当于给伤口安装"稳定支架",将这种破坏性张力降低70%-80%。
瘢痕膏的局限性:治标不治本
虽然硅酮类瘢痕膏能形成保护膜、软化疤痕组织,但其作用仅停留在表皮层。就像给开裂的墙壁刷涂料,表面虽平整却无法阻止墙体继续位移。临床数据显示,单独使用瘢痕膏对张力性疤痕的改善率不足40%,而联合减张治疗时效果可提升至85%。尤其对于胸背、关节等张力集中部位,瘢痕膏甚至无法阻止疤痕以每月1-2mm的速度扩张。
黄金修复期的力学干预
创伤后的前三个月被称为疤痕形成的"黄金窗口期",此时成纤维细胞像混乱的建筑工人,在张力影响下会无序堆积胶原蛋白。减张治疗通过持续6-12个月的力学调控,相当于给这些工人提供精准的"施工图纸"。研究发现,坚持减张的患者疤痕宽度可控制在1mm以内,而未干预者往往超过5mm。对于剖腹产、甲状腺手术等线性切口,术后立即使用减张器的患者,一年后疤痕美观度评分比仅用瘢痕膏者高3.2倍。
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
理想的疤痕管理应该像组建一支特种部队:减张产品是正面作战的主力军,负责切断疤痕增生的源头;瘢痕膏则像后勤部队,通过保湿和抑制炎症来优化修复环境。临床建议在拆线后48小时内开始减张,2周后再叠加硅酮类产品。这种"先力学后化学"的序贯疗法,能使疤痕成熟周期缩短30%-50%。
从进化角度看,人类皮肤的这种张力特性本是伤口快速闭合的生存策略,但在现代医学追求美观的需求下,主动干预力学环境已成为疤痕管理的革命性突破。下次面对伤口时,不妨记住这个比喻:减张治疗是决定疤痕命运的"地基工程",而瘢痕膏只是最后的"装修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