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卫生资格考试作弊代价大:取消成绩并记入诚信档案五年

时间:2025-05-28 14:19:24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又通报了一批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违规的考生,处理结果挺严厉的——取消全部科目成绩,还要在诚信档案库里记上一笔,五年内都抹不掉。这事儿就像网购给差评一样,只不过这个"差评"会影响你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可比退货麻烦多了。

作弊这事儿真不划算

通报里提到的违规行为五花八门:有找人替考的,有用高科技作弊的,还有伪造工作证明的。最夸张的是之前曝光的案子,有人组织104个考生作弊,五年收了70多万,结果全栽了。这就跟组团闯红灯似的,以为人多就安全,最后全被监控拍下来了。现在考场里的监控比商场还多,信号屏蔽器一开,手机直接变板砖,那些买答案的根本收不到信息。

伪造证件等于给自己挖坑

有些考生为了满足报考条件,找人开虚假工作证明,这招现在行不通了。卫健委审核材料比银行查征信还仔细,一旦发现造假,当场取消资格不说,还要追究法律责任。这就好比用假驾照开车,被查到可不是扣分那么简单。去年就有考生因为伪造护士执业证书,不但考试资格没了,还差点吃上官司。

泄题产业链被一锅端

通报中提到有人通过网络买卖考题答案,这种黑色产业链最近被打击得很厉害。有个案例特别典型:作弊团伙花大价钱买的"绝密答案",结果考试时发现题目全换了,骗子卷钱跑路,考生钱证两空。这就像花钱买彩票内幕消息,最后发现中奖号码都是编的。

诚信档案可不是闹着玩的

被记入诚信档案意味着五年内别想再参加任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在全国联网查询,就跟信用卡逾期记录一样,走到哪都能查得到。有考生吐槽说:"早知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复习三个月。"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个污点得背整整五年。

新规下侥幸心理要不得

自从2017年新修订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实施后,处罚力度加大了不少。以前可能只是警告或者取消单科成绩,现在直接全科作废。就像交通新规刚出台时,很多人还不习惯更严的处罚标准,等收到罚单才傻眼。

这次通报算是给所有考生提了个醒: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是儿戏,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想走捷径的人真该想想,为了一次考试赌上五年职业前途,这笔买卖到底值不值?毕竟真正的好医生,靠的不是小抄和替考,而是实打实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