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1999年第2期文章
  • 多房棘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过敏反应模型的建立与IgE水平测定

    建立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沙鼠的过敏反应模型以了解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的IgE变化规律.取长爪沙鼠6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E水平.随机抽取健康沙鼠12只测定IgE水平作为IgE基础值参照组;人工腹腔接种E.m感染长爪沙鼠48只,感染E.m四周和三个月后各抽取12只测定IgE作为E.m感染后IgE水平参照组和决定性注射前IgE水平参照组......

    作者:郑宏;张文胜;张朝霞;温浩;徐志新;尹极峰 刊期: 1999- 02

  • 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吸收和排泄影响的实验研究

    为研究氟砷联合作用,用Wistar大鼠观察氟、砷在体内的吸收、排泄及蓄积情况.结果显示:氟砷联合作用中不同剂量组的尿砷、粪砷、尿氟、粪氟、氟砷贮留量均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氟和砷主要从尿和粪便排出,贮留量受总摄入量的直接影响.各剂量组的总排砷量占总摄入量的50%左右,说明氟对砷排泄量影响较小,主要由总摄砷量决定.各组的尿排氟量占总摄氟量的30%左右,粪排氟比值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

    作者:凌冰;张晨;刘继文;姚华 刊期: 1999- 02

  • 恶性疟原虫基因文库构建及特异DNA探针的应用研究

    将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f)Fcc-1/HN株基因组DNA用HindⅢ消化与pBR322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HB101,转化效率为1.5×106转化于/μgDNA,建成基因文库.用P.f基因组DNA原位杂交,证明了该文库的有效性,又筛出特异克隆.克隆之一pBF2DNA用32P和光敏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可分别从间日疟原虫(P.viva......

    作者:黄炳成;陈锡欣;张洪花;刘玉冰;韩广东;刘克义 刊期: 1999- 02

  • 旋毛虫三种抗原作为免疫诊断抗原的比较研究

    用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和肌肉幼虫抗原作为免疫诊断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观察各自在旋毛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抗原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是肌肉幼虫抗原(96%),成虫排泄分泌抗原(84%)和成虫可溶性抗原(72%);特异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成虫排泄分泌抗原,肌肉幼虫抗原和成虫可溶性抗原.提示人体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抗原仍......

    作者:申丽洁;黎世涛;王秀珍;朱声华;罗仲金 刊期: 1999- 02

  • 细粒棘球蚴致过敏反应小白鼠模型复制的初步报告

    本实验研究利用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囊内容物及其提纯抗原复制过敏反应模型.将100只昆明种小白鼠,根据决定性注射致敏原的不同,随机分为羊源囊液抗原组、羊源囊液部分纯化抗原组、人源囊液抗原组和人源囊液部分纯化抗原组,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以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攻击,复制出小白鼠过敏反应模型.结果表明,四个致敏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4%、89.5%、95%和94......

    作者:张文胜;郑宏;温浩;尹极峰 刊期: 1999- 02

  • MM-7基因工程双价疫苗对新疆细毛羊免疫效果的研究

    应用MM-7基因工程双价疫苗免疫产前15天的新疆细毛孕母羊,并通过改变产前15天孕母羊机体免疫水平,由初乳被动免疫羔羊.在免疫孕母羊后10、20、30、40、50、60、70天分别检测免疫组及对照组血清特异性中和抗体IgG及IgA动态水平,观察两组腹泻发病率、死亡率情况和MM-7基因工程双价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能迅速激发孕母羊体内特异性中和抗体IgG、并在40天时达到高峰;免疫组......

    作者:冯娜娜;李生彪;黄培堂;黄星 刊期: 1999- 02

  • 氟对子代影响的研究现状

    氟是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则可导致氟在体内蓄积,引起氟中毒.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氟对子代健康的影响已成为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许多报道证实,亲代长期接触氟化物后不仅对亲代本身会造成各种损害作用,更重要的是氟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对子代造成各种不良影响.......

    作者:张晨;王国荃;肖碧玉 刊期: 1999- 02

  • 口蹄疫的流行及其防制

    口蹄疫(FMD)是严重危害偶蹄动物的一种世界性的急性、热性和烈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家畜,可感染30多种野生动物,偶可感染人类,属人兽共患性疾病.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国际A类流行病的第一个病害,在国际交流、外贸、进出口等方面各国都采取严加防范的措施,因它的流行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7年我国台湾省发生了80年不遇的家畜口蹄疫流行.......

    作者:郑强;叶尔江·苏里唐 刊期: 1999- 02

  • 氟对骨骼损伤的研究进展

    十八世纪后期(1771年),瑞典学者K.W.Sheelef发现了氟元素(Fluorine),1932年丹麦学者Moller报道氟可引起骨骼损伤,并命名这种损伤为氟中毒(Fluorosis)即氟骨症(Skeletalfluorosis/Osteofluorosis).从这时起人们开始关注氟,并对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卫生毒理学研究,结果证实过量氟进入机体可引起氟骨症的发生.......

    作者:刘开泰;王国荃 刊期: 1999- 02

  • 简述地方病期刊论文的分类标引

    我国地方病方面的公开发行期刊,重要的有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和地方病通报.目前对地方病期刊论文给予标识分类号的为地方病通报和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这为地方病期刊论文从学科属性检索和分类统计创造了条件.论文分类标引适应于计算机处理的规范化要求,对建设我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期刊检索和评价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鉴于为地方病教学收集文献资料服务需要,对地方病期刊论文的分类标引做如下简述.......

    作者:常卫国 刊期: 199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