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静脉、腹腔化疗对小鼠腹水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比较静脉、腹腔化疗对小鼠腹水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5只腹腔内接种H22细胞的小鼠随机分成对照、静脉和腹腔内化疗3组.各组于注药后3,5,7d分别处死5只小鼠,收集腹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化疗组腹水细胞于G0/G1期细胞峰前均出现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P﹤0.01),且腹腔内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静脉组(P﹤0.01),两组均可见S期......

    作者:丁伟;杨传永 刊期: 2006- 01

  • 子宫息肉的超声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息肉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表现与病理关系,提高超声检出率.方法对资料齐全的6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息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息肉分内膜与宫颈息肉两种.内膜息肉超声提示准确率87.6%,表现为4种类型(1)内膜增厚型;(2)宫腔占位型;(3)囊性变型;(4)内膜回声不均型.宫颈息肉超声表现为占位、宫腔积液、宫颈肥大,检出率低.两者临床常见症状为阴道......

    作者:吴晓华;刘纯红;张爱红;彭贵娇 刊期: 2006- 01

  • 856例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分析

    在临床外科中,因创伤感染细菌较为常见也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于2001~2005年对856例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培养,以了解该类患者中细菌感染状况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丽;陈虎 刊期: 2006- 01

  • 1998年乌鲁木齐市区域性霍乱流行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霍乱在乌鲁木齐市流行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为临床防治霍乱提供帮助.方法对199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留观、治疗的32例霍乱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霍乱为夏季、近程、食物传播、暴发小流行,工人、农牧民、男性、汉族、成人易感.31例行二次02培养阴性治愈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3%.行防控监测后至今未再发生霍乱.结论乌鲁木齐市存在区域性霍乱流行,须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作者:范桂君;古丽苏木·艾力木哈孜;刘纯红 刊期: 2006- 01

  • 隐翅虫皮炎136例临床分析

    新疆库尔勒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于2002~2003年共接受136例隐翅虫皮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5例,女61例;年龄10~69岁,发病月份4月~10月,职业:农民55例,占40%,学生58例,占43%,城市居民23例,占17%.病期短12h,长15d.......

    作者:王金燕;侯平 刊期: 2006- 01

  • 关于大沙鼠寄生蚤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沙鼠寄生蚤的种属构成,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监测和防制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以有关文献和汇总新疆既往的有关资料,将大沙鼠寄生蚤分为主要、次要和偶然的种类.结果依大沙鼠及其寄生蚤数量的调查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统计,得出臀突客蚤、簇鬃客蚤、长吻角头蚤、叶状切唇蚤、无额突怪蚤、宽臂纤蚤等为大沙鼠的主要寄生蚤且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于心 刊期: 2006- 01

  • 鼠疫监测血清学中的非特异凝集反应

    目的探讨鼠疫间接血凝中的非特异凝集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股动脉采集、分离鼠类血清,56℃30min灭活,首先进行鼠疫间接血凝的初筛试验.初筛检出的阳性血清,经醛化吸收后,再进行复判,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执行.同时进行鼠疫血清的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结果在广东省鼠疫疫源地(雷州市)采集鼠类血清799份,其中7份血清发生非特异凝集,初筛假阳性率0.9%.在广东鼠疫历史疫......

    作者:张涛;徐冬蕾;海蓉;刘小华;张曼碧;黄济英 刊期: 2006- 01

  • 1993~2002年新疆鼠疫病原学调查研究

    新疆的鼠疫病原学调查研究工作始于1955年,至今这些宝贵的科学数据对于发现鼠疫疫源地和确诊鼠疫病人,分析新疆的鼠疫疫情态势,研究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划分鼠疫疫源地类型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1~3].......

    作者:戴翔;布仁明德;彭奕;王信惠;涂杰;徐菲莉 刊期: 2006- 01

  • 2003年云南省克山病监测报告

    目的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T78-1996进行.结果全省共有慢型克山病746人,患病率为5.29/10万,新发慢型克山病75人,发病率为0.53/10万;11个监测点所在县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0~24.29/10万,发病率为0~2.64/10万;11个监测点共监测5910人,检出潜在型克山病43人,检出率为0~1.45%,平均......

    作者:李兆祥;杨林;黄文丽;赵溯;杨兰萍;马琳 刊期: 2006- 01

  • 蚤类传播鼠疫试验方法的探讨

    19世纪末,绪方(Ogata,1897)和西蒙氏(Simond,1898)发现蚤类是鼠疫的传播媒介.1914年Bacot和Martin发现鼠疫菌在印鼠客蚤前胃内形成菌栓的现象,并阐明了此蚤传播鼠疫的能力.后来,许多研究证实蚤传播鼠疫菌的有效方式是通过菌栓蚤的有效传播[1].Weeler等(1945)提出了蚤的媒介效能,Kartman等(1956)提出蚤的媒介指数,通过这两项指标的测定,即可确定不同......

    作者:杨智明;梁云;赵文红;张洪英;胡晓玲;吴明寿;苏丽琼;李俊勇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