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新疆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通过对全疆16个地州24个县市的碘缺乏病防治现况抽查评估表明,经过近7年的努力,新疆已有11个地(州、市)和61个(63.55%)县(市)实现或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尚有5个地(州、市)和35个(36.45%)县(市、区)未能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全疆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距实现消除目标还有相当大差距,还需加倍努力.......
作者:王锋锐;哈帕尔·艾山;李晓玲;蒋继勇;叶尔肯;马丽;海啸;帕力旦;古力娜 刊期: 2001- 04
-
骨盐除氟剂的高温再生研究(摘要)
由饮水摄入过量氟所致的地方性氟中毒目前仍是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粗制骨盐的骨炭可用来降低饮水中氟含量达到饮水标准.但是,频繁的再生且需较多的氢氧化钠作为再生剂,不仅使水处理费用高且家庭除氟中也难以掌握.基于骨盐中的氟可在250~550℃高温下释放的现象,我们研究了一种对已结合较多氟的骨盐再生方法.以再生后骨炭的除氟容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再生规律.350℃和425℃......
作者:王连方;张玲;王生玲 刊期: 2001- 04
-
包虫囊液接种昆明小鼠后某些细胞因子变化的观察
为研究昆明小鼠在接种包虫囊液后的免疫机制,选昆明小鼠23只,取其16只分两组人工腹腔接种包虫囊液,其中8只于初次接种10日后二次接种,第3组7只作正常对照,检测血清中IL-4、IL-2、GM-CSF、IFN-γ水平,接种囊液小鼠在注射后均正常存活,无过敏性休克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小鼠IL-4、GM-CSF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而IFN-γ、IL-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
作者:许晏;王松;朱明;觉肯·阿海;付玉才 刊期: 2001- 04
-
甲苯咪唑O/W型口服混悬乳剂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O/W型甲苯咪唑乳剂的处方组成进行筛选,得到其处方为:甲苯咪唑1.0g、大豆油44g、乳化剂[磷脂-泊洛沙母(1:6)]7.0g、尼泊金0.1g、甜菊糖苷0.03g、蒸馏水加至100g,经高速组织捣碎机搅拌(10000r/min)15min即得.乳剂的平均粒径为6.05μm(显微镜法)和7.28μm(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法,库尔特原理).流变学研究表明乳剂属于非牛顿流体,屈服值为587......
作者:王长虹;方永江;孙殿甲 刊期: 2001- 04
-
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为探讨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感染的免疫学特性,用间接ELISA检测正常大鼠血清(NRS)与感染大鼠血清(IRS)中抗成虫可溶性抗原(AWA)及抗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特异性抗体,并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分析NRS、IRS对AWA的识别;将NRS经尾静脉被动转移至昆明小鼠,攻击感染后第45d解剖冲虫,计算减虫率与减卵率.结果显示NRS与IRS中抗A......
作者:周东明;易新元;曾宪芳;王敏;张顺科 刊期: 2001- 04
-
大骨节病病尸骨髓血细胞坏死的组织学形态再观察
有关大骨节病(KBD)有无骨髓坏死病变一直存有争议,为全面认识KBD的病理变化,在光镜下复查了本所尸检档案2批共16例的骨切片,M例的各系幼稚造血细胞及各类成熟白细胞有形态特异的坏死病变:早期,在细胞核染色质粒之间出现多数细微的红、淡红或淡褐色点状物伴染色质溶解;其后,点状物相互融合增大,直至形成大的均质的圆形或多角形的核内包涵体,包涵体多为红(嗜酸)或淡褐色,亦有呈半透明毛玻璃状,残留染色质呈片......
作者:毕华银 刊期: 2001- 04
-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泡状蚴在长爪沙鼠体内发育的比较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捕获的沙狐(Vulpescorsac)小肠中收集到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sib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的成虫,经人工感染实验小白鼠,用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两种泡状蚴(Alveolarechinococcus)的微量物质,分别经腹腔接种到实验室饲养的长爪沙鼠(Merionesvnguiculatu......
作者:唐崇惕;陈晋安;唐亮;崔贵文;吕洪昌;钱玉春;康育民 刊期: 2001- 04
-
植物在鼠疫菌保存和传播中的某些作用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鼠疫菌接种菊科、豆科和禾木科的某些植物,第5d~31d用PCR技术从紫苜蓿、胡枝子、茵陈蒿的根及大豆的根、茎、叶中扩增到鼠疫菌特异DNA片段.第10d和第20d从大豆根中分离到鼠疫菌,鼠疫菌的菌落形态发生了RS变异,毒力有所增强,同时营养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用染菌植物喂养豚鼠,第12d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鼠疫菌特异抗体滴度达1:320.认为某些植物具有充当鼠疫菌自然宿主和传播媒......
作者:宋志忠;顾峰;杨桂荣;申晶;于晓凤;于晓冬 刊期: 2001- 04
-
肝泡型包虫病临床分期与sIL-2R、TNF-α和IFN-γ含量的关系
为探讨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临床分期与sIL-2R,TNF-a和IFN-γ含量的关系和意义,将经B超和血清学方法证实的23例AE病人和对照组12人采血后,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做sIL-2R,TNF-a和IFN-γ含量的测定.按B超肝脏扫描的声像损害情况,将AE分期(组),对照相应细胞因子的含量,经方差分析和Q检验,讨论细胞因子在AE发育增殖中的可能作......
作者:史大中;李富荣;B Bartholomot;DA Vuitton;PS Craig 刊期: 2001- 04
-
1990~2000年新疆弓形虫病研究回顾
自1989年12月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首次从库尔勒地区猪肝脏中分离到第一株弓形虫株[1]证实了新疆存在弓形虫病后,全区陆续开展了弓形虫病的研究,并于1991~1995年形成了流行病学调查的高潮.弓形虫病的检测已成为新疆大部分地区孕妇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弓形虫对新疆人畜的危害基本得以控制.现仅就1990~2000年间新疆的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工作概述如下.......
作者:黄星;张光明;赵华竹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HIV和HCV合并感染研究进展
- 2 新疆伊宁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包虫病B超筛查
- 3 乙烯雌酚用于绝经多年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分析
- 4 Sweet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 5 1997~2002年新疆若羌县碘盐检测报告
- 6 细粒棘球蚴致过敏性休克绵羊肺水肿及对血气影响的观察
- 7 新疆鄯善县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处理结果
- 8 新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及对策
- 9 花蠕形蚤若干生物生态学和形态特性研究
- 10 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 11 提高血脂检验质量的一些注意事项
- 12 某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的调查
- 13 2009年乌铁局某车站沿线伙食团食品卫生调查报告
- 14 新疆策勒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 15 201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鼠疫监测报告
- 16 砷与金属硫蛋白和热休克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维生素与钙剂辅助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 18 铁路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疾病调查分析
- 19 一起学校伤寒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0 兰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碘营养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