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新疆株)E6基因的原核表达
根据人乳头瘤病毒16(新疆株)E6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从含有HPV16E6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出含HPV16E6基因的DNA片段,该片段全长450bp,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筛选的阳性克隆扩增后,提取质粒DNA,用BamHI和SalI酶切,回收450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中,转化JM109受体菌,从JM109受体菌中提出质粒,再转化到BL21......
作者:李慎涛;庞海;张富春 刊期: 2002- 03
-
感染戊型肝炎10年后患者血清抗病毒抗体的检测
为了解感染戊型肝炎(戊肝)10年后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并比较四种主要戊肝诊断试剂对既往感染血清的检测能力,应用国内外四种戊肝诊断试剂,对1986~1988年新疆南疆地区戊肝大流行期间50例戊肝病毒感染者10年后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EV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戊肝诊断试剂对于被测血清标本中戊肝抗体的检出率各不相同,使用原核表达的具有构象依赖性表位的一种新研制出的国产抗-HEVIgG诊断试剂盒的抗......
作者:李新兰;任晖;梁新海;朱也凡;热西达 刊期: 2002- 03
-
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观察
为研究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取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硅胶管内注射神经营养因子(NF组)和硅胶管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AL组)两组,切断坐骨神经术后4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内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显示NF组同SAL组及正常对照神经元iNOS表达不同,NF组高于SAL组及正常对照,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周围神......
作者:甘子明 刊期: 2002- 03
-
TGF-β在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中的表达
为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中表达的分布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正常的儿童和成人与大骨节病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TGF-β的表达.结果显示,(1)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表层、中层、深层TGF-β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0%,24%和31%,中层、深层表达率比正常儿童明显增高(P<0.001);(2)大骨节病成人关节软骨表、中、深层分别为54%,46%和16%,各层细胞......
作者:张艳;郭雄;王波;张增铁;许鹏 刊期: 2002- 03
-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研究
为探讨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CAg)诊断囊虫病的价值,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囊虫病人及非囊虫病人血清中的CAg,并将该方法与ELISA作了比较.检测78份囊虫病患者血清,56例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71.79%.其中52份活动型脑囊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0.77%;20份非活动型脑囊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55%;6份单纯皮肌型囊虫病血清的阳性率为50%.检测40份健康人血清......
作者:刘玉冰;刘瑞娟;王丽娜;刘波;尹克霞;李桂玲;韩广东 刊期: 2002- 03
-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印鼠客蚤鼠疫菌的观察
为建立蚤类感染鼠疫的快速诊断方法,应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PL-FI-PCR)技术,对感染鼠疫菌的40只印鼠客蚤进行检验,同时单体拉胃培养作比较.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22只,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阳性40只,阳性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且特异性扩增带比较清晰、典型、稳定.提示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适用于蚤类等微小标本染带鼠疫菌的检测.......
作者:张洪英;吴明寿;郭英;张丽云;董兴齐 刊期: 2002- 03
-
食管癌和贲门癌及胃癌的基因表达
为从基因角度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的发病机理有无差别,用免疫组化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LSAB)检测34例食管癌、90例贲门癌及68例胃癌患者肿瘤标本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表明PCNA的表达在三种癌变中均较高,食管癌与贲门癌p53的阳性率相近(76.47%,76.67%)而胃癌较低(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谢会忠;马遇庆;王莉 刊期: 2002- 03
-
我国包虫病流行近况
在2000年召开的我国西部地区寄生虫病专业会议上,包虫病被确认为危害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严重的寄生虫病.包虫病按棘球绦虫种的不同分为囊型(CE)和泡型(AE),分别因细粒棘球绦虫(E.g)和多房棘球绦虫(E.m)幼虫而致病.为了监测包虫病近年流行趋势,特复习1996年以后的国内文献,按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各省区作一综述.......
作者:蒋次鹏 刊期: 2002- 03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展及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迅速发展,从荧光技术、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anti-peroxidase,PAP)技术发展到胶体金(银)技术、胶体铁技术、亲和细胞化学(affinityhistochemistry)技术.特别是与分子生物学基因探针、核酸分子杂交、原位PCR等技术相结合,使免疫组化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李再新;孙素荣;张富春 刊期: 2002- 03
-
寄生虫和微生物环孢素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环孢素结合蛋白,是环孢素A及其衍生物的结合蛋白,早被发现于曼氏血吸虫,相继在细粒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弓形虫、恶性疟原虫、马来丝虫、旋盘尾丝虫以及犬恶丝虫等发现[1],本文仅就环孢素结合蛋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柳建发;汤治元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结核分枝杆菌消毒进展
- 2 抗霍乱弧菌O139型的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分析抗原表位及应用
- 3 2003~2005年新疆玛纳斯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 4 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与基因克隆的研究
- 5 对食品卫生安全投诉的调查和处理的分析
- 6 新疆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 7 阿勒泰市麻疹疫情现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8 甘肃农村地区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患者退组原因分析
- 9 敦格铁路甘肃段沿线地区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 10 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 11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中的应用
- 12 云南省蒙自县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 13 金标免疫渗滤法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 14 甘肃省武威市肺结核病耐药性监测情况
- 15 2008-2016年兰州市0~14岁儿童伤害特点分析
- 16 包虫病中的免疫逃避作用
- 17 2007年乌鲁木齐市某小学暴发水痘疫情处理分析
- 18 一起由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
- 19 3167例妇科患者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分析
- 20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与新疆部队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