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三苯双脒对钩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用三苯双脒在人体驱出的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三苯双脒400mg顿服对两种钩虫的体壁、肠管及卵巢的细胞膜、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其中以对卵巢的破坏作用为严重.......

    作者:许世锷;吴中兴;金立群 刊期: 2003- 01

  • 淡色库蚊对残杀威抗性机制的研究--酯酶与抗性的关系

    为探讨酯酶与抗性的关系,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微滴定板法,检测淡色库蚊抗残杀威品系各世代的抗性指数及蚊体内酯酶的活性.淡色库蚊经过43代的汰选,抗性指数达到11.26倍;蚊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平均抑制率随世代的增加而变低,低于30%的个体频率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非特异性酯酶(NSE)的活力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强,而高于或等于0.9的个体频率逐渐增高,与生物测试法基本一致,抗残杀......

    作者:王新国;甄天民;王怀位;谭文彬;李士根;孙传红;赵玉强;公茂庆 刊期: 2003- 01

  • 伊维菌素对钩虫感染的疗效及对虫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观察伊维菌素对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将服药后驱出的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与未服药的犬钩虫作对照,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虫体体壁、肠壁、睾丸和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服用伊维菌素后钩虫各系统的超微结构均产生破坏作用,对体壁破坏较轻,对肠壁破坏较严重,纹状层的微绒毛断裂、粘连、中心层破坏;睾丸及卵巢的内部结构全部破坏成空泡或碎片.伊维菌素对上述三类肠道线虫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钩虫的疗效稍差于阿苯达唑.......

    作者:吴中兴;许世锷;金立群 刊期: 2003- 01

  • 鼠疫F1McAb酶免疫染色法快速检验鼠疫菌

    为缩短检验鼠疫菌的时间,建立了酶免疫染色法检验鼠疫茵的方法,被检涂片标本用含过氧化物酶底物的固定液,固定标本同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被消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鼠疫F1单克隆抗体和鼠疫菌菌体表面的特异性F1抗原结合,底物被酶催化生成有色沉淀物使鼠疫茵着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常温1h出结果,Kaplow法鼠疫菌被蓝色晶体覆盖,DAB法鼠疫菌呈棕黄色,不含F1抗原的8株细菌均为阴性,酶免疫染色法具......

    作者:热娜·吐尔地;徐秉臣;阿扎提·热合木;孙石;雷刚 刊期: 2003- 01

  • 异丙肌苷及其主要成分抗多房棘球蚴作用的体外研究

    为研究异丙肌苷和其主要成分肌苷在体外抗多房棘球蚴和原头节的效果,运用RPMI1640作培养基体外培养原头节,后加入异丙肌苷或肌苷,使培养基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mM,2mM,4mM,连续培养9d,结果没有发现异丙肌苷和肌苷对多房棘球蚴的原头节和小囊有杀灭作用,所以尚不能认为异丙肌苷具有杀灭多房棘球蚴的直接作用.......

    作者:王昕;薛弘燮;阿孜古丽·吐尔逊;温浩 刊期: 2003- 01

  • 口服和注射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小鼠肝及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比较观察

    为观察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经腹腔注射治疗感染细粒棘球蚴(E.g)的疗效并比较其与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及单纯用阿苯达唑(ABZ)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疗效,选用NIH小鼠(20g士1g),阿苯达唑脂质体采用中和法,按阿苯达唑37.5mg/kg@次、75mg/kg@次及150mg/kg@次,按20g小鼠一次用量各0.2mL配制,单用阿苯达唑用花生油助溶剂也按上述方法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每次每只小鼠用0......

    作者:敖其尔;温浩;杨文光 刊期: 2003- 01

  • 耻阴虱的研究现状

    耻阴虱(PthirusPubis)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阴毛上[1],造成严重的瘙痒.它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由不洁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传染[2].阴虱本身是附在生殖器周围的皮肤上的,产卵于阴毛之间,虱卵一般经一周后孵化.......

    作者:葛青;谷牧人;梁振;柳建发 刊期: 2003- 01

  • 广西恙虫病的研究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低山丘陵遍及全自治区,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3′,海拔500~1000m,年平均气温18.0℃~22.0℃,年平均相对温度76%~80%,年平均降水量1100~2000mm,南北长610km,东西宽约770km,总面积23万km2,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区[1].......

    作者:吕元聪 刊期: 2003- 01

  • 伊伯拉出血热研究现状

    在人类新近认识的传染病中,伊伯拉出血热危害甚,又极难捉摸.当它袭来的时候,传播迅如野火;而当它隐去的时候,又无处寻觅其踪影.尽管人们作出很多努力,对它的了解仍然极不完整.......

    作者:俞东征 刊期: 2003- 01

  • 阴道毛滴虫的治疗现状

    阴道毛滴虫(TrichmonasvaginalsiDonne,1837)是一种主要寄居于女性阴道和泌尿道的医学原虫.虫体形态多变,借助鞭毛、波动膜而活动.可引起女性的滴虫性阴道炎、泌尿道炎症.......

    作者:谷牧人;葛青;梁振;柳建发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