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于2011年正式更名,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刊号ISSN1000-3711/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独家)(CAJCED&CJF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C&CMCI)、英国CAB Abstracts 和 Global等等。本刊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需要,交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和防治经验,服务新疆及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并为广大的卫生工作者提供更好、更优的交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7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102/R

邮发代号: 5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研究

    为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种类、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季节消长,研究其在传播鼠疫过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鼠疫防治工作,对1988~2002年间河北省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共发现5种蚤,人蚤占99%,室内游离蚤出现在5~8月份.蚤指数的高低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气温高的月份,蚤指数则高,蚤指数7月份为高,平均指数为0.104.......

    作者:刘满福;王治宇;史献明;张雪冬 刊期: 2003- 02

  •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991~1993年在该县柏林、钱宝、西大滩乡和打柴沟镇开展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3950人,感染率为5.82%,患病率1.44%;同时在柏林、钱宝乡和打柴沟镇进行了畜间包虫病调查,绵羊感染率76.90%,牦牛感染率58.33%,屠宰厂解剖淘汰畜1058头(只),带虫率97.23%;解剖家犬66条,带虫率36.33%.包虫病造成人间经济损失手术治疗费等900余万元,丧失劳动力损失60万元.畜......

    作者:祁玉珍;贾新民;靳忠洋;张玉花;张兆品;冯宇;任德毅;陈生邦;杨成明 刊期: 2003- 02

  • 抗菌素诱导的绿脓杆菌色素变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通过对经抗菌素诱导的绿脓杆菌色素变异株的理化特性、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探讨绿脓杆菌产生色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色素变异株能耐受高浓度的盐、长时间紫外线的作用,并且其耐药谱和耐药性也发生了改变;胞外多糖的含量高于原始菌株5倍(P<0.01),说明细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我调控,改变代谢方式,适应环境,给临床用药策略造成困难.......

    作者:窦君;袁泽涛;余平;徐启旺 刊期: 2003- 02

  • 我国安徽和四川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的研究

    比较我国十二指肠钩虫不同地理株之间的遗传差异.采集安徽和四川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用PCR技术扩增COI基因,同时测序并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差异的分析.根据DNA序列结果分析,来自两个省的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较小,相似性为96%~100%,序列差异值在0.5%~3.24%之间;从构建的NJ树和MP树结果分析,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从安徽和四川B点采集的十二指肠钩虫与四川A点......

    作者:李铁华;郭湘荣;胡铃;薛海筹;John M HAWDON 刊期: 2003- 02

  • 硝酸镓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通过成年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硝酸镓,观察了镓对正常大鼠骨代谢的影响;然后去除了大鼠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测定了血、尿、骨中镓及钙和磷的含量、骨密度、骨强度、骨重量,证实硝酸镓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治伦;文凯;庞炜;邸明芝;代晓霞;熊咏民 刊期: 2003- 02

  • 锌、铜对染砷小鼠肝及肾毒作用的干预研究

    为观察补充锌、铜对染砷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染砷小鼠同步进行锌、铜干预试验,同时作肝脏、肾脏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测定和病理学观察.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锌干预组肝脏、肾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锌加铜组仅肾脏SOD活性升高(P<0.01),铜组肝、肾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

    作者:张玲;刘继文;张晨;林勤;马品江;李菁;朱殿志;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03- 02

  • 小鼠卵透明带3(mZP3)质粒DNA体外瞬时表达的研究

    为探讨小鼠卵透明带3(mZP3)质粒D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筛选出高效表达mZP3的质粒-DNA,提高DNA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阳离子多聚糖-纳米颗粒Puchio为转染介质,将mZP3质粒DNA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半定量-PCR检测mZP3的特异性mRNA表达.结果显示:Puchio与pcDNA3-mZP3紧密结合,在COS-7细胞中有mZP3基因的特异性mRNA表达;......

    作者:李再新;张富春;金华利;王艳萍;任智慧;王宾 刊期: 2003- 02

  • 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的观察

    通过比较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以探讨中药单体汉防己甲素抗包虫病的作用,将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分别配成不同浓度,加入RPMI1640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观察其每天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苯达唑和汉防己甲素联合组与阿苯达唑组,汉防己甲素低、中浓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作者:包根书;史大中;陈根 刊期: 2003- 02

  • 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绵羊的肺部形态学观察

    为观察细粒棘球蚴致过敏性休克绵羊肺部形态学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并探讨其发病机制,选用感染细粒棘球蚴的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细粒棘球蚴粗制囊液抗原10mL攻击发敏,Ⅱ组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确定休克的发生,实验观察60min后处死绵羊,灌洗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测定总蛋白(TP)、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PMN)、巨噬细胞(AM)含量,测定并计算绵羊肺湿/干重量比值,分别观察......

    作者:蒋晖;郑宏;尹极峰 刊期: 2003- 02

  • 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机理探讨

    应用中药单体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以研究二药协同治疗泡球蚴病的机理.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用药物治疗90天后,检测各小鼠泡球蚴湿重、胸腺重量、脾脏重量、抑囊率、血清透明质酸(HA)、IgE和血清IL-2的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单独及联合用药均对小鼠泡球蚴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4.55%,63.39%和80.82%)......

    作者:陈根;史大中;李文科 刊期: 2003- 02